能源科学与动力工程专业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8-10-19 】

一、专业名称:新能源科学与工程

二、专业代码:080503T

三、学 制:四年

四、学位授予:工学学士

五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面向新能源工程及其电气装备制造与研究领域,培养基础扎实、素质全面、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新能源发电、电气工程、电力系统等领域的企业、研究所、设计院等单位从事系统设计、产品开发、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。

六、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

1.专业特色

以空气动力学、半导体物理、电路分析、电子技术、电磁场理论、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,现代电力电子技术、新能源变换与控制为核心,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手段,结合未来电网发展趋势,重点研究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技术、由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单元构成的微电网及智能电网运行控制技术,使学生对风力发电、光伏发电两个专业方向有较深入了解,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,依托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,重点对学生在工程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。

2.培养要求

(1)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,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,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,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。

(2)具有实事求是、独立思考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。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、社会行为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。

(3)具有较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知识、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,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,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。

(4)具有宽口径的专业应用知识,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所涉及的自动控制理论、电机学、现代电力电子技术、风力发电原理、光伏发电原理、新能源变换与控制等专业知识,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。

(5)获得必要的综合能力和工程训练,除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外,还能够胜任现场系统调试、运行和维护等工作,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。

(6)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,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文献,具有听、说、写的基础。

(7)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对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。

(8)对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,熟悉本专业相关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,掌握本专业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,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、创新意识、探索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,达到学校规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要求。

(9)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,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;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,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和履行建设祖国的义务。

七、主干学科

电气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能源动力。

八、主要课程

电路分析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自动控制原理、电机学、现代电力电子技术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发电厂电气部分、电力系统分析基础、风力发电原理、风力发电系统设计运行与维护、光伏发电原理、太阳能建筑一体化、新能源变换与控制等。

九、课程体系

十、毕业标准

1.德育标准:达到“德育工作实施细节”提出的标准;

2.学分标准: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总学分数180学分,且符合各模块学分要求;

3.体育标准: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。

十一、教学安排

1.教学进程安排

2.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安排

3.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安排

4.公共选修课程安排

5.专业选修课程安排

6.分层分流成组课程安排

7.外语教学安排(含双语教学)

8.实践教学安排

9.创新创业教育安排

10.辅修培养方案

11.先修课程要求

12.留学生培养方案

Baidu
sogou